进入7月份以来,杭州、沪昆高速、广州这三起客车大火牵动了亿万国民的神经。虽然说人的因素难以防范,但是造价数百万的客车本身价值不菲不说,也是各种高科技产品的结晶,为什么就这么轻易的引发火情了?从某一些程度上讲,这三起火灾暴露了客车防火的软肋和不足。
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政懋认为,引发公交车失火有多种原因,而导致车上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内的装饰材料达不到阻燃要求,助长了火势的蔓延。“虽然说再好的阻燃材料配置,也无法阻挡汽油的爆燃,但它可以压制爆燃后汽车内装饰的持续燃烧,延缓汽车自带的燃机油的二次爆燃,给乘客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客车上阻燃内饰材料配置有利于减少各种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周教授表示。
周教授从事了几十年的阻燃剂研究工作,对阻燃剂在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上所发挥的作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和记者说:阻燃产品慢慢的变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道安全屏障。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需要阻燃处理的应用领域都有很严格的强制性阻燃标准,要求一定要使用阻燃材料,阻燃高分子材料约占到所有高分子材料的8%。但我国阻燃材料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阻燃高分子材料在所有高分子材料中比例还不到1%,究其原因还在于各领域的阻燃法规不健全或是阻燃标准偏低。
记者了解到,随着高分子材料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成为百姓家居和公共场所的必需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座椅、内饰、把杆、扶手、广告牌无一不是塑料制成。这一些产品都属于容易燃烧的高分子材料,如果不进行阻燃处理,就会带来火灾隐患。
我国客车防火安全规范还不周全。据周政懋介绍,客车领域普遍参照的内饰材料阻燃标准是2006年发布的《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2006)国家标准,其中对所有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相关测试条件下水平燃烧速度不大于100毫米/分钟。这个门槛并不高,绝大多数热塑性塑料不用进行任何阻燃处理就能达到。
专家建议若要提高目前我国客车的防火性能,应当就客车的结构设计、内饰材料及制品、安全地疏散和灭火装置提出严格的技术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提高客车内饰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增加燃烧值,热释放速率,材料燃烧烟密度等级,材料燃烧产生烟毒性等技术方面的要求,尽快对现行的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修订或补充。
周政懋教授曾将性能优良的阻燃制品比喻成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门”,给火灾现场人员打开“安全的大门”,为人们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它可以使人们的逃生时间由2分钟增加到20分钟,这一点在航空业中已得到充分的印证。去年7月6日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韩亚空难事故,绝大多数的乘客得以安全撤离。为此,美国国家广播电台在盘点2013年的最好消息时,把阻燃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列为榜首。他们都以为,阻燃材料的应用使乘客在航空事故中的生还几率大大提高。
专家指出,中国的客车车辆往往载客量大,远高于欧美国家,特别是在高峰时段或旅游城市。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防火标准法规体系时,更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我国的客车防火标准不但要与欧美国家看齐,而且要比欧美国家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