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和海啸以来,上海市科技工作人员紧急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科学理解这一社会热点。
在上海市科协3月18日举行的“专家与科技记者信息沟通会”上,医学、气象、核反应堆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和环境监视测定等方面的专家,全方位解读了日本核泄漏的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对中国和公众健康的后续影响。“对于近来出现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和认识,市民应科学应对。”专家呼吁。
“好友从日本回来,很想热情拥抱,却担心沾染到核辐射,怎么办?”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顾乃谷为这尴尬心情带来了好消息:检测结果为,近期的日本回沪人员体内辐射剂量基本正常。
顾乃谷说,即使有少量放射性污染物残留在体外,可将随身穿着的衣物用塑料袋装好后丢弃或彻底清洗。
对于部分市民又开始争购孕妇专用的防辐射服,顾乃谷表示,普通防辐射服只能为人体屏蔽掉部分电磁辐射,对于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毫无防护作用。顾乃谷解释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核素是碘131和铯137,这些放射性物质会不断向环境中释放、射线百万电子伏特。“一层薄薄的防辐射服岂能挡住高能射线!”
受核辐射污染影响,向来以高品质著称的日本食品也日渐遇冷。上海市核学会理事、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文元副研究员介绍说,核辐射对食品的影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照射,二是放射性颗粒飘落在食物表面。对于外照射基本用不着担心,至于后一种污染,也可通过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加以预防。
戚文元说,出于杀菌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少食品其实都接受过射线辐照,如调味品、大蒜、中草药等。“退一步说,如果瓜果蔬菜沾染上了放射性颗粒物,只要用流水反复冲洗,即可清洗掉99%以上的污染。”至于有市民担心,放射性物质可能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戚文元和记者说,目前,香港、台湾等地区对进口食品均增设了放射性检疫。如有必要,国内的检验检疫部门完全有能力将受污染的海洋生物挡在国门之外。
3月19日,上海市依托科普大讲坛平台,举办了主题为“核能的安全和利用”的科普论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常务副主任陈建民表示,日本上调核事故等级,从目前情况去看,对中国没影响。核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会发生扩散、稀释和沉降3个重要过程,最新气象资料表明,风向不指向我国,且我国距离事故地点较远,核污染物经过不断稀释,到达我国的量已微乎其微。
中国工程院院士乔登江和记者说,放射性泄漏事故的国际评价共分为8个等级,最高级为7级,最低为0级。4级为未伴有重大外部风险的事故,5级为伴有重大外部风险的事故,但这是对事故状态的描述,并不代表核泄漏情况进一步恶化了。“从各种监测数据分析来看,无论大气和海洋,福岛核泄漏对我国都不会形成放射性危害”。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盛康龙也表示,核电在设计上会最大限度地考虑安全因素,因此在核电站和反应堆的设计中会设置保护、应急等多道“安全屏障”,“地震发生后,反应堆里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依然有大量余热。然而随之而来的海啸,毁坏了核电厂的应急发电系统,使所有冷却泵和反应堆控制管理系统陷于瘫痪,外界难以及时施以援手,才会引发后续的一系列爆炸。目前日本的反应堆已经毁坏了燃料芯片与包壳这一层,但还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和安全壳厂房这两道屏障,只要不是全部毁坏,问题就不大”。
专家表示,核辐射在造成机体损伤的同时,还会对人员造成心理和精神压力,“要扭转这种心理很难,但首先要做的是,用科学的精神武装头脑,不要盲从,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