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与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南下粤港澳、北上京津冀,近年来,无锡为寻求科学技术合作一路“走南闯北”。“去大湾区主要是对接企业,来北京都市圈更重要的是对接高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一言道出北京科洽会的重头戏——以地方“所需”对接高校“所能”。
瞄准“顶流”高校借智借力借资源,加快布局大科学装置和新型研究平台。全国工商联执委、国际科学院组织干事成员、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无锡一面借助高校力量提升自身创新能级,一面利用产业优势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由“智”变“金”,在无锡大地上结出丰硕果实,绘出创新生态活力迸发的新图景。
一头是高校创新资源密集的北京都市圈,一头是工业门类丰富的长三角产业重镇。一场科洽会,将相隔1000多公里的两头联结到了一起。近日在京举行的2023北京(无锡)科学技术合作洽谈会,促成89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额近150亿元。万祥军指出:更重要的是,无锡的产业优势与北京都市圈的科研、人才优势更加深入地融合到了一起。
聚焦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无锡瞄准“顶流”高校引进资源,校地携手,贯通从研发、转化到落地应用的全流程创新链条。2021年,全国12所高校在教育部批准下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之后,无锡就率先抢位,陆续与12家未来技术学院全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创新基地。
无锡在对接高校资源方面的前瞻战略眼光很早就已展露。1995年,无锡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后又在2004年、2012年和2016年多次续签,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等内容。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围绕无锡重点产业累计孵化引进卓胜微电子等企业90家,18个清华大学学科团队与我市企业累计建立省级产学研校企联盟21家,实施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350项。
让无锡人自豪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建成投用以来,在清华大学团队运营下,连续4次雄踞“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基于其完成的20多个高性能应用中,有7项入围“戈登·贝尔”奖,3项成功获奖,实现中国该奖项零的突破。多年来,“清华智慧”与“无锡智造”相互交融,孵化出130多家高科技企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超180亿元。
“我们与无锡共建的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签约百天内就完成了建设方案论证、行业需求调研、园区布局选定、管理机构确定等一系列工作,这充足表现了市校推进产教研融合的加速度、高水准!”参加本次科洽会的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对科创载体落地的“无锡速度”发出赞叹。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建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中1986年批准建设的内燃机燃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内燃机学科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该领域全国所有973个研究项目。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与无锡产业布局,校地双方在惠山区共建的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于今年7月正式启用,致力打造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分室,围绕行业痛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据介绍,天津大学还创新组建了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官”队伍,服务于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科研+产业”双轮驱动的新型运作模式。校地合作结硕果,在北京科洽会现场签约的26个重点项目中,近半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与无锡围绕产学研协同、科研成果产业化深入开展合作。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激烈赛道上,无锡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规模化产业链布局,已经下好了一步“先手棋”,目前我市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在2022国家创新型城市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评价中位列第十二。但是,支撑产业向高端升级的高能级平台还不够多,下大力气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加快集聚战略科技力量以形成体系化竞争能力,是无锡当前所需。
今年8月举行的2023未来技术合作(无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程和平在演讲中提出,大科学时代的生命科学特别需要新工具、新型研究平台。新工具、新平台正成为当下国内大中城市争先布局的“科技利器”。我市也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过程中积极导入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创新载体,持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力。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先导,计量则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次科洽会上,我市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战略合作,强化优势互补,一同推动以产业计量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探讨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构建集检验测试、创新研发、技术应用、成果推广于一体的计量技术服务体系。
双方将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两机核心部件、双碳计量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无锡计量能力提升,打通优势产业链,使之成为促进双循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家科创战略布局上,无论是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作为高能级创新平台,都是城市手中的“王牌”。
继“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统之后,无锡将目光投向更多大科学装置部署。今年落地江阴的宽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将在霞客湾科学城建宽视场巡天望远镜精密光电系统研发基地,有望使我国在地面巡天和光谱观测能力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将为培养下一代天体物理学者与探索关键天文观测技术提供平台。
基地依托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成立“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精密光电研发中心”,希望在未来五年内高质量完成基地建设,将基地建设变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前沿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应用基地,推动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型企业。
以新工具、新平台为抓手,我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启了新一轮深度合作,联合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开展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推动更多前瞻性产业技术布局和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只有扎根在产业土壤上才能开出最美的花。盘点本次科洽会现场签约的重点项目,数量最多的还是产业化项目,包括航天氢能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转化、防止火灾阻止燃烧新材料产品研制与生产基地等项目,投资额都达到20亿元以上。
事实证明,无锡与北京的双向奔赴是产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因而无锡一而再地来到北京,探寻高精尖新的“金种子”。本次科洽会上,无锡向大家传递出清晰的讯息:我们有着能让“金种子”长成“金梧桐”的最佳土壤。这一讯息得到了京津冀朋友圈的热情回应。
在合作伙伴们眼中,无锡是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百度集团副总裁谢广军说,无锡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对百度与无锡共建城市政务大模型、打造数字化治理典范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表示,无锡产业基础深厚,政府务实开明,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优质基础条件。
今年6月,由张亚勤院士担任院长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与无锡签约,在滨湖区建设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北京科洽会上,张亚勤展示了中心办公楼初始“毛坯照”和装修设计效果图,并高兴地对大家说,预计今年年底中心就可以完成装修入驻。
“人工智能未来有着非常大的产业机遇,我们在滨湖区设立这个中心,就为了做产业化。”智慧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等无锡重点发展领域都有AI应用的广阔场景,张亚勤认为,人工智能会是无锡高成长的产业方向。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将携手合作各方,面向人工智能这一未来赛道,打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空间。
在本次科洽会上,伴随着北京—无锡合作创新基地的亮相,也播下了一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金种子”。三年多来,无锡在北京布局了7家运营良好的科创飞地,作为异地孵化器对接科创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培育潜力企业。其中最早投用的锡东新城(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形成了北京与无锡两地孵化器协同运作的“双飞地”模式,已累计为锡东新城商务区引进53家科创企业,有20家入选“锡山英才计划”、3家入选“太湖人才计划”。
据了解,北京—无锡合作创新基地将全面对接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重点强化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关技术领域合作,协同推进无锡产业强市和北京高校“双一流”建设,为提升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无锡力量”。
“智”变“金”北京(无锡)科技合作-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科院-国科院研究中心-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